流感高发季节再次来临。刚刚,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公布最新监测结果。
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第1周(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5日):
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鼻病毒;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人偏肺病毒。
结果分析显示,目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继续呈现上升趋势,不同病原体导致感染的走势存在差异。
流感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流感病毒阳性率上升趋缓。其中,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的流感病毒阳性率较上周上升3.8%,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预计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可能会逐步下降,不同省份间流感活动水平有所不同。
人偏肺病毒阳性率在高位平台波动,其中北方省份阳性率上升趋缓,14岁及以下病例中阳性率开始下降。
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在0~4岁病例中呈波动上升。
鼻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持续下降。
新型冠状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处于低流行水平。
流感预计1月中达到峰值
眼下的这波流感有点“猛”!据上观新闻报道,上海一些三甲医院急诊,因呼吸道感染就诊者明显增加,有患者直接拿到1000多号。
一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就诊经历,图/社交平台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入2024年11月份流感病毒感染率开始抬头,接近12月份以来显著上升,成为南北方省份共同面对的头号呼吸道病原体。
据了解,本季流感活动较往年发展较慢,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秋季由鼻病毒引起的感冒延迟了流感的暴发时间,预计到2025年1月中旬会达到一个峰值。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肺病科一部副主任韩桂玲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介绍,在日常接诊中,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急剧增多,门急诊流感样病例阳性率明显增高,达30%以上,其中90%甲型流感病毒感染。
“在日常普通门诊接诊过程中,观察到近期以咳嗽为主诉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加,部分患者在此之前曾出现发热、全身酸痛等流感症状,进一步相关辅助检查90%以上考虑病毒感染所致。”
据悉,流感患者症状多样,有人浑身疼痛,有人说不出话、刀片割嗓,还有人从低烧突转高烧等。
多平台问诊、购药量成倍大增
流感季节的到来也带动了呼吸道疾病的相关医疗诊断量和药物购买量。
京东健康数据显示,2024年12月20日—26日京东互联网医院呼吸道疾病相关问诊量,环比此前7天增加了近1倍;
2024年12月20日—26日京东到家快检呼吸道病原检测订单量,环比此前7天增1.1倍;
2024年12月初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区推出的京东到家快检呼吸道病原检测护士上门采样服务,订单量环比增长了超4倍。
根据各电商平台数据,1月5日,京东买药流感用药订单量环比上周增长了2.2倍,其中速福达玛巴洛沙韦订单量环比增长4倍;
可威奥司他韦、达菲奥司他韦订单量环比增长分别为1.3倍、1.2倍。
另外,1月5日,美团买药奥司他韦搜索需求量周增近1倍,玛巴洛沙韦搜索需求量周增超3倍,其中上涨幅度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地区。
中康瓴速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全国感冒用药/清热类每日店均订单量11.32单,较上月增速为27.0%;每日店均销售额为344.3元,较上月增速41.3%。
在流感相关药品中,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抗病毒药物,是治疗和控制流感的关键武器,在流感高发季节再次备受瞩目,伴随销量暴涨和部分平台供货短缺,热度空前高涨。
医生提醒:奥司他韦和巴洛沙韦成分仅对流感病毒有效,对其他呼吸道病毒并没有效果;二者都是处方药,服用需严格遵照医嘱。此外,头孢等抗生素对流感病毒无效。
流感高发带动中成药热销
除此之外,销量上涨的还有感冒类中成药。
美团买药平台显示,999感冒灵、连花清瘟胶囊、复方板蓝根颗粒维C银翘片及双黄连口服液等中成药产品在发烧头痛、感冒类药品中销售排名靠前,其中,999感冒灵颗粒月售达将近600万。
在中成药治疗流感方面,去年12月流感季节到来之时,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制定并发布《2024年北京冬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并对各区卫生健康委和各中医医疗机构提出落实要求。《方案》基于“内热基础上感受时行疫毒而发”的病机,推荐了成人、儿童流感治疗方案,中医适宜技术和预防方案。
韩桂玲介绍,流感可选择的中成药比较多,不可盲目用药,当根据患者具体的证候辨证用药。
如果患者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喷嚏,时流清涕,咽痒,痰清稀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风寒证候,可以选择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软胶囊、三拗片等药物。
如果患者表现以“发热较重,微恶寒,汗出不畅,头痛,鼻塞浊涕,口干而渴,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粘稠”等热毒证候为主,可以选用板蓝根颗粒、抗病毒口服液、金莲清热颗粒、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前者主要起到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作用,而后者主要起到辛凉解表,清肺透邪,解毒清热作用。
对于中成药与化药抗病毒药物的选择,韩桂玲强调,中成药和化药可以同时使用,但服用时当关注以下注意事项:
1)建议间隔半小时以上口服;
2)同时服用前,遵循医生指导与用药规范,了解两种药物的成分和作用机制,如果成分存在冲突或相互作用可能,应避免同时服用。
“要密切观察自身身体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其中一种或两种药物,并向医生咨询。对于孕妇、哺乳期女性、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用药需格外小心,应遵循医嘱或药嘱,不可随意用药。在服用中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不饮酒及浓茶、咖啡。”韩桂玲说。
好评 ![]() |
|
0% | 0 |
中评 ![]() |
|
0% | 0 |
差评 ![]() |
|
0% | 0 |
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海思科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医药有限公司 | 朗生医药控股有限公司是国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恒瑞医药 |